![]() | ||
| ||
北川縣城還有許多罹難者遺體尚未處理,城區異味很重。綿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六林表示,北川衛生防疫形勢嚴峻,藥品缺口將近100噸。 新京報記者昨日再次進入北川縣城,縣城明顯充滿屍體腐爛的異味。許多埋在倒塌房屋下的死者,遺體已經嚴重腐化。 李六林說,他們出動36台機動噴灑機消毒防疫,每天在縣城巡邏,發現屍體後,來不及運走的,就噴灑高濃度含氯消毒液。 疾控人員的重點工作一是進行環境消毒,每隔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就要消毒救難人員據點一次。其次是進行屍體消毒。 李六林表示,北川地處澗河上游,目前屍體腐爛,已經對河水造成污染。加上天氣炎熱,腦炎、瘧疾、霍亂、肝炎和傷寒都有爆發的潛在危險。 他還說,北川轄內20個鄉鎮,除開曲山鎮和擂鼓鎮外,其他鄉鎮還沒有道路可通,因此目前無法對這些地方進行防疫」。李六林說,北川的防疫需要消毒滅菌劑100噸,而現在只有5噸,另外還需要殺蟲劑10噸以上,「但是現在只有幾百公斤」。 【2008/05/17 聯合晚報】 |
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白人媽媽餵奶,旁邊剛好也有黑人餵母奶。白人小孩看到了一直哭。媽媽很詫異:「都在吃奶了,還哭什麼呢?」只見小孩用手指向黑人媽媽說:「我要喝那種巧克力的!」
上帝造人有人種差異,膚色不同,有些基因也不同,有些疾病也不同,這是遺傳使然。但也有些疾病是後天的,與基因無關,例如肝病,除了少數代謝疾病例如銅離子代謝異常引起威爾遜疾病會造成肝硬化外,大都是屬於後天的。後天因素中,在歐美國家或我國原住民就以喝酒引起的肝病最為普遍。此外,在台灣、大陸、日本、歐洲,病毒引起的肝病則是肝病的主凶。
台灣每五至六個成人中就有一位是B肝患者,他們之中有B 肝的大都由上一代垂直感染而來,母親有B肝,生產時B肝病毒經由胎盤或產道傳給小孩。小孩變成帶原者,一旦成為帶原者就要終生要與B肝病毒一起奮戰一輩子。
這不是遺傳,而是一種母子感染。所幸B型肝炎疫苗發明之後,B肝注射疫苗使初生兒產生抗體,就可以避免成為B肝帶原者。而台灣在民國73年為全世界第一個對新生兒注射肝疫苗的國家,因此,目前23歲以下的「新台灣人」,B型肝炎帶原率已大為降低至1.5%以下,而幾十年後,因B肝引起的肝硬化及肝癌病患就可大幅減少了。
然而,民國73年以前出生的「舊台灣人」,出生時沒有B肝疫苗,其中五分之一的人感染了B肝病毒成為帶原者,另五分之三左右的人有了抗體。但另有五分之一,約150萬至兩百萬人,體內既無B肝抗原也沒有抗體,這些人要趕快注射B 肝疫苗,以產生抗體就可以避免B肝病毒的毒害了。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42期會刊有「肝臟纖維化─人生變黑白」、「孩子無B肝抗體須補接種疫苗? 」、「電腦刀─消滅腫瘤的無影刀」等。諮詢專線:02-23825234,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