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愛滋病在非洲 迅速成為婦女疾病

愛滋病在非洲不是同性戀或吸毒者的專利,它的感染族群主要是異性戀者,甚至很快地成為婦女疾病之一,上萬名的婦女,包括朗蒂、達芬妮不由自主地由子宮、產道、乳汁將愛滋病毒傳染給他們的孩子,凱波及佐拉尼。
一九八○年代後期,幾近荒涼又飽受飢荒的索馬利亞(這敘述文字可能冗長了些,儘管索馬利亞顯得荒涼,但很少出現飢荒),我跟一群攝影小組對開車到補給站或是叢林內地裡的難民區時,我發現了跟飛機跑道一樣狹長的道路,我們停了下來,發現一排蘇聯米格機,算算大概有上百架之多,但都全生鏽荒廢了,沒有引擎、機翼,連駕駛艙也沒了,戰備一一卸除了,這些是冷戰時代所遺留下來,令人感到萬分惋惜的歷史遺跡,南非在當時成為美國與前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間發動軍備競爭的場域。

大體說來,戰鬥機不是戰士們唯一的武器,幾十年前,幾萬枚地雷、手榴彈、各種步兵戰備製造完成後,旋即自莫斯科、華盛頓陸續運送到非洲各國,同時進行著支持與暗中顛覆各地政權的行動,一切取決於哪一方取得奧援。通常AK-47是具攻擊性的來福步槍,相當於駱駝與牛的角色,成為一些國與國之間的流通貨幣。其中有些國家在二十年前開始獨立,總統和行政首長最先取得權力,也最先被美金和盧布 等金錢所腐化,不管他們政權是多麼不受歡迎,只要透過選舉活動,他們口袋裡的財產等同代表著無限可能的機會。

有些事件顯示,他們政府對那些無法擺脫貧窮的省分來說,可說是徹底地失敗,幾乎民心大失。這項施政偏差的結果,加上國內戰亂、革命頻仍,衍生了數萬名的難民在邊界來回跋涉,尋找安全的避風港和生存空間,因此,伴侶關係可以長久維繫,也可以稍縱即逝。

就在此時,愛滋病向他們伸出了魔爪。

一九八九年,正當達芬妮兒子出世時,專家、科學家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第四屆愛滋病研討會,將近一百三十個國家的五萬名民眾是病毒帶原者,十五萬人已發病,同年,該世紀最後一份報告顯示,世界衛生組織預測世紀末將有五萬人受到病痛折磨,十五至二十萬受到感染,參與會議的人員表示他們不知道是那個環節出了差錯,同時出於善意允諾著將試著找到方法以遏止這場災難,但他們看不見也無法想像非洲人的真實遭遇,那裡實在遙遠到無法即時探測疫情,非洲患病人數以驚人的速度攀升,真實的數據遠超出西方所估計的數字。

再者,愛滋病在非洲不是同性戀或吸毒者的專利,它的感染族群主要是異性戀者,甚至很快地成為婦女疾病之一,上萬名的婦女,包括朗蒂、達芬妮不由自主地由子宮、產道、乳汁將愛滋病毒傳染給他們的孩子,凱波及佐拉尼。

達芬妮不知道他兒子出了什麼問題,只知道孩子一出生後的一個月,身體狀況持續惡化。

(本文摘自《我們都是天使》,晨星出版提供)

【2008-03-18 聯合新聞網】

溫室效應擴大 專家憂心登革熱北移

全球溫室效應持續擴大,流行病學專家擔心埃及斑蚊的棲地將北移而跨過北迴歸線,造成更大規模流行,若不及早因應,後果堪虞。

第一屆台英青年科學家國際交流計畫起跑,今早起在台北一連舉行3天的學術研討會,討論主題鎖定在感染與免疫疾病。在台灣平均每10年就出現一次大流行的登革熱成為討論重點。率領英國年輕科學家來台與會的英國帝國大學流行病學主席安德森爵士,今早就憂心忡忡地說,登革熱疫情北移將是人類的一大災難。

安德森爵士今年8月將接任帝國大學校長,同時也是英國國防部首席顧問,國際學術聲望極高。他指出,埃及斑蚊有個特色,就是棲息地的環境比較溫熱,通常孳生在赤道至北迴歸線之間,很少越過北迴歸線活動。

令他擔心的是,在愈來愈明顯的溫室效應下,全球氣溫普遍上揚,埃及斑蚊已逐漸越過北迴歸線,揮軍北上。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教授謝世良認為,如此一來,不僅未來的登革熱疫情可能擴大,且流行疫情可能跨年蔓延,一發不可收拾。

他解釋,橫跨北迴歸線的台灣,四季分明,春夏期間到處肆虐的病媒蚊,到了秋冬氣溫降低後,活動力降低,體內的登革熱病毒無法傳給子代,因此疫情會自然而然地停止;但若氣溫持續上升,這些病毒就有可能跨越冬季,造成跨年且不間斷的流行。

面對這個可能的挑戰,謝世良提醒國人一定要從改善衛生環境及強化個人行為上著手,減少病媒蚊孳生源。安德森爵士則再三強調建立即時監控系統的重要性,及早發現疫情,及早控制,就不讓登革熱疫情有趁機擴大的機會。

【2008/03/18 聯合晚報】

暖化 登革熱恐跨越北迴歸線

中國時報 2008.03.19 
張翠芬╱台北報導

     全球溫室效應持續擴大,專家憂心,未來登革熱疫情可能升高,若演變成跨國跨區跨年蔓延,將一發不可收拾,全球應及早因應,做好防疫措施。

     第一屆台英青年科學家國際交流計畫十八日起在台北舉行三天學術研討會,討論主題鎖定在全球共同關心的「感染與免疫疾病」。由於登革熱在台灣平均每十年出現一次大流行,加上全球溫室效應,英國倫敦帝國大學流行病學主任安德森博士提出警告:「登革熱疫情恐將北移,將是人類的一大災難。」

     即將在今年八月接任帝國大學校長的安德森博士,曾在SARS期間訪台協助控制疫情。他指出,埃及斑蚊棲息地的環境較溫熱,通常生長在赤道至北迴歸線之間,很少越過北迴歸線活動。但在溫室效應下,全球氣溫上升,埃及斑蚊可能越過北迴歸線,將造成登革熱疫情向北擴散。

     陽明大學生物及免疫研究所教授謝世良表示,因台灣橫跨北迴歸線,夏季高溫容易茲生病媒蚊;秋冬溫度下降後,病媒蚊活動力降低,疫情將稍歇。

     問題是,近年全球暖化,如果氣溫持續上升,病媒蚊將終年流竄,跨年跨區流行,疫情將一發不可收拾。

     安德森博士強調各國須建立即時影像監控系統,全面掌控登革熱、禽流感世界性的疫情。謝世良提醒民眾落實環境衛生,減少病媒蚊茲生。醫界最近也在研發治療出血性登革熱的方法,全面防範登革熱疫情坐大。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世衛:全球對抗結核病進展趨緩

2008.03.18 
中央社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說,全球對抗肺結核行動的進展在二零零六年較前幾年趨緩,原因是許多國家的抗疫計畫未能保持原有動力

     WHO今天發布「二零零八年全球結核病控制」報告指出,在具備最新資料的二零零六年,新發現結核病例的數量較前一年僅增加了百分之三,而從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五年,則都有百分之六的增長率。

     WHO說,在非洲大部分國家,發現的新病例數都未較過去增加,一項原因是許多病人循非正式管道尋求治療,成了公共計畫的漏網之魚。

     這份報告指出當前防疫的兩項主要威脅,一是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另一是同時罹患肺結核和愛滋病的病例。

     報告說,在二零零六年,估計有九百二十萬起新的結核病例(即每十萬人口一百三十九例)。這其中包括七十萬愛滋病毒陽性病例,及五十萬多重抗藥性肺結核病例。

     報告指出,結核病人同時感染愛滋病毒,在許多地方,尤其是非洲,使得結核病的擴散更加迅速,同時,結核病又是愛滋病患最主要的死因之一。WHO呼籲投入更多資源對抗結核病。

加專家:氣候持續變化為傳染病提供溫床

2008.03.12 
中央社

     加拿大醫療協會期刊今天刊文指出,地球氣候變化影響的不僅僅是天氣及環境,它同時也提供了傳染病擴大傳染的溫。文章說,地球暖化將會使動物的疾病也擴大傳染給人類。

     文章作者之一,多倫多病童醫院研究員費斯曼表示,由於加拿大及北美洲的平均氣溫升高,可以將疾病傳染給人類的蚊子及其他攜帶病原體的昆蟲生存區域相對擴大,生存期也增長。

     費斯曼舉西尼羅病毒為例說,攜帶西尼羅病毒的蚊子數量會大量增加,而夏季的延長意謂著蚊子傳播西尼羅病毒的季節可以延到十或十一月。目前,視氣候而定,一般西尼羅病毒在加拿大部份地區傳播季節在九月份即告終止。此外,傳播蝨子跳蚤在加拿大北部地區的生存時間亦會增長。

     費斯曼表示,科學家很難為傳染病病原體大量增殖定下時間表,但他預測,此一情形有可能在今後數十年內發生。

     文章另一位作者,多倫多病童醫院研究員葛利爾表示,傳染病大肆蔓延的肇因還不僅僅是地球暖化。他說,降雨量的增加亦是很可怕的事情。

     葛利爾說,大量降雨的結果會造成水災。水災發生後,導致人類罹患腸炎的病例並不少見。這是因水災發生後,牲畜糞便進入人類飲水系統

     多倫多新寧醫院生物暨傳染病學專家塞摩爾,同意氣候變化會為傳染病的擴大傳播帶來重大的影響。

     塞摩爾指出,氣候變化使傳染病擴大傳播的實例已經發生。譬如,原來只在澳洲及若干亞熱帶地區才有的隱球菌,現在溫哥華島也被發現,並在卑詩省內陸及美國西北部蔓延。

     塞摩爾認為,隱球菌傳播到北美毫無疑問是氣候變化造成。他並預言,氣候變暖及雨量增加,將使加拿大北部的農作物生長期亦隨之延長,結果將造成老鼠大量增加。老鼠也是傳染疾病的媒介之一。老鼠增加,捕獵老鼠的動物也相對增加。而捕食老鼠的動物又經常是狂病的帶原者。

     為了因應傳染病即將增加的威脅,費斯曼及他的同僚呼籲聯邦及省政府加強環境檢測及監視,以便在傳染病爆發之初即能探知,從而迅速採取防治手段。

美四分之一少女罹性傳染病 非裔比例最高

2008.03.12 
中央社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今天公佈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目前美國每四名少女中,就有一人罹患至少一種性傳染病。

     這是美國首份調查全美少女與常見性傳染病的研究。研究估計,目前至少有三百二十萬名十四歲至十九歲的少女遭到感染。

     作者警告,這項研究只測試四種最常見的性傳染病,因此美國青少女罹患性病的普遍程度,可能比調查的百分之二十六還要更高。

     CDC愛滋病、病毒性肝炎、性傳染病與結核病國家防治中心負責人芬頓表示:「今天的資料顯示,本國每年都有數百萬年輕婦女,遭受嚴重的性病威脅。」

     「性傳染病對婦女健康的影響特別嚴重,後果從不孕子宮頸癌不一而足,因此性生活頻繁婦女的性病篩檢、疫苗接種與其它防治措施,是我們首要的公共衛生任務。」

     八百三十八名參與研究的少女中,半數有過性經驗,其中百分之四十的少女患有性傳染病。

     非洲裔美國少女的感染風險尤其嚴重:相對於白人少女百分之二十的罹病率,非裔少女則有百分之四十八的人口染病。

     整體而言,最常見的性傳染病為人類乳突病毒,又稱為HPV,罹病率為百分之十八點三。

     感染披衣菌的人數占為百分之三點九,滴蟲性陰道炎為百分之二點五,皰疹病毒的罹患率則是百分之一點九。

     罹病的青少女中,百分之十五的人感染一種以上的疾病

     擁有三名或更多性伴侶的少女,感染率增至百分之五十。只有一名性伴侶的少女,感染率則為百分之二十。

     CDC性傳染病防治部門負責人道格拉斯表示:「年輕婦女感染性傳染病的高風險,尤其是非裔美籍少女,明確地提醒我們必須持續設法接觸那些處境更加危險的少女。」

     「性傳染病篩檢以及早期治療,都能夠預防一些性傳染病所帶來的最嚴重影響。」

腸病毒發威 衛署:預防腸病毒要勤洗手

2008.03.07 
中央社

     E71型腸病毒沈寂兩年後,今年再度發威。衛生疾病管制局今天表示,三歲以下幼童幾乎對腸病毒E71型沒有抵抗力,是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高危險群,提醒家長提高警覺,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法還是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別忘常洗手。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今年至今已有十八例腸病毒重症確定個案,一例已死亡,都是感染E71型腸病毒;其中十四例為三歲以下,五歲以上僅一例。分佈區域集中在南部地區,高雄縣六例、高雄市三例、屏東縣四例、雲林一例,其他四例則是台中市一例、新竹縣三例,多數重症確定個案有病童接觸史。

     疾管局提醒,感染E71型腸病毒併發重症後死亡比例偏高,因在台灣已沈寂兩年,三歲以下幼童普遍沒有抵抗力,評估下半年起活動情形有上升趨勢。家長應注意自身與嬰幼兒衛生習慣,緊記「正確洗手五步驟」勤洗手,避免幼兒與親人病童嬉戲,發現已發病幼童有嗜睡、活動力不佳、抽搐、嘔吐、持續發燒等前兆症狀,應緊急送往生命維持系統設備較好的醫學中心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診所重複使用針筒 4萬人恐感染愛滋

美國衛生官員28日表示,賭城拉斯維加斯一間診所重複使用注射器和藥瓶,已引起重大健康恐慌,有四萬人可能因在該診所打麻醉藥,感染愛滋病病毒(HIV)和肝炎。

內華達州南部當局表示,已通知曾在2004年3月到2008年1月11日間,在「南內華達內試鏡檢查中心」(Endoscopy Center of Southern Nevada)打麻醉藥的約四萬名病人,告知關於他們可能感染肝炎和HIV的危險。

當局建議「病人」和他們的家庭醫生或診所聯絡,檢驗C型、B型肝炎和HIV」。」

「南部內華達州地區衛生單位」(Southern Nevada Health District)指出,從1月起已有六人被診斷出罹患C型肝炎,比拉斯維加斯地區每年的平均罹患率高出三倍。

其中五人於同一天在該診所施打麻醉藥。

目前尚未發現相關的HIV或B型肝炎感染病例。

該單位表示:「調查後確定,施打麻醉劑的不安全注射,可能使病人接觸到其他病人的血液。

聯合調查確認,可能的污染源是重複使用的注射器(非針頭),和用於多名病人的單一劑量麻醉藥瓶。」

該診所已經停止了這樣的做法。衛生官員山德斯(Lawrence Sands)說:「該診所似乎已經採行該注射方式多年。該注射方式會傳播C型肝炎以及其他透過血液傳染的疾病。我們建議這段時間內的該診所病人都接受檢驗,因為,我們無法確定哪些病人可能受到了感染。」

山德斯指出,C型肝炎會導致數種肝臟疾病,但症狀可能在感染數年後才出現,因此即使病人沒有感到不適,也應接受檢驗。

衛生當局也指出,大眾受到感染的風險很低,因為肝炎不會透過日常接觸傳染。

【2008/02/29 世界日報】

從末段班變優等生 泰國防治愛滋成典範

二十多年前,泰國和台灣先後出現愛滋病例,其後十年,泰國陷入百萬人感染的困境,台灣政府提供愛滋藥物而守住防線;到了最近十年,泰國成功控制愛滋發生率,成效超過台灣,反而從愛滋防治的亞洲末段班變成優等生。

全球的第一個愛滋病例是在1981年出現,在1984年時,同一名外籍旅客過境泰國,到台灣愛滋病發,這是泰國和台灣的第一個境外移入愛滋感染者,之後兩年,泰、台兩國先後出現本土病例。

兩個愛滋防治的起點一致,不同的是,從1988年的單一抗愛滋藥物,到1997年的雞尾酒療法,台灣很快在公共衛生體系提供愛滋醫療,免費醫治本國籍感染者;相反地,泰國政府一開始並未正視愛滋的威脅,以致一發不可收拾。

泰國衛生部病管部門愛滋結核與性病局官員奇娃南(Cheewanan Lertpiriyasuwat, MD, MPH)告訴中央社記者,泰國在1985年出現首例病例之後,愛滋病發生率一飛衝天,在1991年達到高峰時,一年新增十五萬名感染者,之後人數逐年減少,從2006年以後,年增人數在兩萬人以下。

轉捩點是在1990年時,泰國總理安南推動國家級的愛滋防治計畫,並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HO)等國際協助下,政府陸續為不同的感染對象提供免費愛滋醫療,鼓勵感染者出面篩檢及治療,展開全面防治對策。

泰國紅十字會建立亞洲第一個匿名篩檢治療的門診,皇室公主募款幫助愛滋孕婦及愛滋寶寶,宗教界收容庇護感染者,民間團體深入農村、特種行業宣導使用保險套,媒體天天衛教愛滋常識,各界從農村到都市、從學校到產業、從媒體到教育,全面動員投入防治。

衛生部的調查顯示,由於泰國的愛滋感染途徑以性行為佔八成為最多,五光十色的性產業,是國內外尋芳客的天堂,經過多年宣導「百分之百使用保險套」,男女性工作者視保險套為生財必備工具,愛滋防治效果立竿見影。

日前御下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的民主進步黨立委涂醒哲 (不分區)表示,台灣政府很快採行公費治療而控制疫情,但是,愛滋感染者新增的速度仍達一成五到二成,到了2005年的分水嶺,台灣的愛滋感染發生率超過泰國。

紅絲帶基金會秘書長洪林瓊照也提出數據指出,愛滋感染的發生率即新增感染者的比率,在2005這一年,與總人口數相比,台灣的愛滋發生率為萬分之二點九九,泰國為萬分之二,台灣的愛滋感染發生率增率首度超過泰國。

涂醒哲分析,癥結在於台灣的性行為愛滋傳染途徑約佔七成,如果不採行「保險套除罪化」,政府愈是禁娼,愈是使地下性交易的保險套使用率無法百分之百,加上年輕人的危險性行為屢見不鮮,最近幾年更有毒癮愛滋的問題讓防治網差點破功。

泰國的愛滋防治成效從亞洲的末段班變成模範生,或許誠如涂醒哲所說,台灣長年來輕預防、重治療,「治療用(愛滋病)雞尾酒(療法),預防用紅標米酒(比喻非常便宜)」,一個感染者一年醫療費近新台幣三十萬元,感染者愈多,醫療費用形同無底洞,如今應反過來要向泰國取經,學習如何預防愛滋!

【2008/03/02 中央社】

梅毒襲歐 歸咎哥倫布?

十八世紀法國大文豪伏爾泰把十五世紀末肆虐歐洲的梅毒歸咎於大航海家哥倫布,十五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說,或許伏爾泰的指控是對的。

梅毒的地理上來源已爭論了五個世紀,如今美國一組學者的研究報告把箭頭指向大探險家哥倫布。

一四九五年,一支進入義大利那不勒斯港的法國外籍兵團首度發現梅毒病例。從此以後,梅毒橫掃歐洲,至十五世紀結束,歐洲人已給這種性病取了好幾種名稱,如蘇格蘭地區叫做「西班牙痘瘡」,因為當時法蘭德斯地區和葡萄牙流行這種痘瘡;德國人和英國人則稱之為「那不勒斯症」。

哥倫布於一四九三年首度完成海上探險,從新大陸返抵歐洲。

有些歷史學者相信哥倫布的水手中有些加入法國外籍兵團,他們在航海探險時,曾與土著女子發生過性行為。但這種說法沒有明確證據。另一些專家推測梅毒發源於歐洲,由哥倫布的水手傳入美洲。

如今一項從系統發生學理論出發的新研究給予伏爾泰和其他人的說法增添科學證據。系統發生學研究有機體之間的演化關聯。

亞特蘭大愛默利大學哈爾培教授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在世界總共二十六處地點所採集導致梅毒和其他三種性病的螺旋菌菌種,比較其特性上的差異後發現梅毒螺旋菌是其中演化最晚的一種。以基因觀點而言,梅毒螺旋菌是南美洲特有地方性熱帶梅疹(yaws)病菌的近親。但是熱帶梅疹症狀比梅毒輕,而且不會經由性接觸傳染。

哈爾培教授的假設是哥倫布的水手有人感染了熱帶梅疹,病菌在航程中迅速適應歐洲乾冷的氣候,而轉變成梅毒病原菌,並且大致上一直維持它的特徵。

【2008/01/15 歐洲日報】@

環境衛生改善 孩童A肝感染率銳減

中國時報 2008.02.19 
陽明醫院肝膽胃腸科董正義醫師

     肝臟是人體腹腔內最大的實質器官,功能多且複雜,無數種生物化學反應在此進行,可謂是「人體化學工廠」,一旦有病變,這些功能都會受影響。

     肝臟的病變有全面性的,如肝炎、肝硬化,也有局限性的,如肝腫瘤、肝膿瘍。這些病變有許多致病因素,最常見的是肝炎病毒導致的肝炎,可能危及生命,但也有良性的肝內病變不必在意,如肝內囊腫,肝內小血管瘤等。

     病毒性肝炎目前分為A、B、C、D和E型五種,A型和E型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主要為「經口傳染」,B型、C型、D型主要藉體液(血液、生殖器分泌液)傳播病毒。

     經口糞傳染的A型肝炎在未開發中國家較易發生,因其環境衛生較差,水源或食物較易被汙染。台灣30年前也屬於高感染區,民國六十五年的血清學調查15歲青少年已有85%以上感染過A型肝炎病毒,這種A型肝炎病毒感染,症狀不明顯,或只會引起急性肝炎,痊癒後產生抗體而終生免疫,不會有後遺症,也不會導致慢性肝炎,僅極少數病人,會發展成猛爆性肝炎。

     台灣整體環境衛生改善,A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已大幅降低。民國七十三年和七十八年台北市的血清學調查,12歲孩童中,曾感染A型肝炎病毒,各僅有十一%和五%,顯示,經由不潔飲食而感染疾病的現象已顯著改善,將來A型肝炎防治之道,是推廣A型肝炎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