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馬桶革命 搶救貧童生命

自由時報20071123
世界馬桶協會創始大會

編譯張沛元╱特譯

南韓非政府組織「世界馬桶協會」(WTA)二十二日在創始大會(見圖,美聯社)中提出一系列改善公共衛生與突破禁忌的計畫,希冀發動一場全球「馬桶革命」,解救千萬孩童的性命。一名與會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深官員表示,改善全球公衛的年度花費,僅相當於歐洲人每年花在冰淇淋上的費用,但其功效十分可觀。

來自六十多國的一千三百多名衛生官員與衛生設備產業代表出席這場「世界馬桶協會」大會,討論如何協助全球多達二十六億缺乏適當衛生設備的民眾。WHO西太平洋區總監尾身茂說,全球每年有一百八十萬人死於衛生欠佳引起的疾病,其中九成是五歲以下的孩童;改善世界各地衛生設施的年度花費約需一百億美元,不及二○○五年全球軍事支出的一%,也僅相當於全球瓶裝水估計花費三分之一,或歐洲人每年花在冰淇淋的支出。

世界馬桶協會的宗旨在提供貧窮國家衛生設施、提供天災後的緊急衛生需要,以及散播改善衛生設施的相關資訊與科技。該協會創始人、南韓國會議員沈載德為推廣這項理念,已斥資一百六十萬美元打造一幢馬桶外觀的建築。此外,世界馬桶協會也希望世人能將馬桶的地位提升至一個能讓人放鬆與冥想的文化空間,鼓勵不需羞於談論馬桶。

世界馬桶協會獲得南韓政府大力支持,其創辦人沈載德是二○○二年世足賽南韓比賽場地水原市的市長,當時他為了這場國際賽事戮力改善當地公廁,因而被封為「馬桶先生」,二十二日也理所當然當選協會首任會長。沈載德說,馬桶革命將為人類帶來希望與幸福。二十二日的開幕大會會場上還展示有最舒適廁所競賽的獲獎者照片,還有一場配合舉辦的馬桶博覽會。

南韓政府希望透過這個協會,將其廁所復興運動推展至海外。南韓總理韓德洙說,馬桶與人類衛生以及改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該協會在會中還草擬一份「首爾宣言」,呼籲展開跨國運動,致力為需要協助的民眾提供適當衛生設備、解決水污染與加強公共教育。(取材自美聯、法新社)

肥胖易罹6類癌 抗癌食物大體檢

自由時報20071102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一份集合國際知名專家所做的大規模醫學報告顯示,肥胖、酒精與各種日常飲食都會增加得癌症的機率,因此我們如果要提高避免染上癌症的機率,就必須徹底改變生活方式。報告提出的建議,堪稱是歷來抗癌研究結果中最嚴苛的一次。「世界癌症研究基金 」斥資四百五十萬英鎊(約三億零四百萬台幣),找來二十一名國際專家,花五年時間,針對遠溯至一九六○年代的七千件全球癌症研究做深度分析,最後作成五百頁的報告,於十月三十一日公布。

酒精、紅肉攝取量應該減半

根據這份報告,目前規定的酒精與紅肉攝取量都應該減量近半,避免吃加工過的肉類,而且民眾也應嘗試維持身材在建議體重下限的那一端,每天適度運動一小時或激烈運動半小時,才能降低罹癌機率。為人母親者應餵母乳,能同時降低母親與幼兒的罹癌機率。

就在這份報告導致輿論懷疑現在還有哪些食物是安全時,醫學界與產業團體都發出不平之鳴。英國知名癌症專家席克拉教授,稱這些建議「太迂腐而且太不知變通」,宣稱「不會有人照著做」。他說,癌症不能化約成一套簡單公式,吃大量的錯誤食品才會大幅增加致癌的風險,而這份報告給人「別吃香腸就不會罹癌」的錯誤印象。

英癌症病例 三分之一與飲食有關

除抽菸外,肥胖的致癌風險最高,「抽菸與肥胖一樣糟糕」也是這份報告的關鍵發現。全英國每年約三十萬件癌症病例中,有三分之一與飲食有關。過高的體脂肪可能會造成六種常見癌症,包括乳癌、腸癌與胰臟癌。

單一食物無效 打破超級食物迷思

此外,單靠一種蔬菜、漿果或水果,並不會產生多大抗癌效果,更無所謂的超級食物存在。有關蔬果抗癌的證據並沒有像所指稱的那麼顯著,但可能還是多少有些效果。

抗癌食物大體檢一覽表

自由時報20071102

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網站

抗癌食物大體檢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南半球入冬 新流感恐南移

全球新流感疫情趨緩,各國也調降疫情警戒等級,但時序入秋冬的南半球,陸續出現少數個案,各國專家都密切注意新流感首波入冬的發展。

南半球的紐、澳一直是國人旅遊熱門國家,目前各有89和31起疑似病例。前疾管局局長、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說,目前有抗病毒藥物可以對付新流感,因此前往兩國南半球的旅客不用恐慌,只要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即可。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目前已有25國出現新流感案例,其中包括南半球國家巴西、阿根廷,因出現境外移入個案,而列為第二級疫情國家。季節交換,南半球變冷、北半球轉熱,新流感發生區域可能將由北往南移,未來數月未來可讓進一步瞭解新型病毒是隻紙老虎,還是「扮豬吃老虎」地出現更大的危害。

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但七到九月病毒到南半球「混一混」後,說不定會有變化或出現抗藥性,無論是製藥、生產疫苗或檢驗方式都須預做準備。蘇益仁說,隨著時間進展,抗藥性會越明顯,最好購買各國較少使用的另一種抗病毒藥物。

【2009/05/09 聯合報】

豬流感蔓延 世衛升高警報

自由時報20090429
我國疫情等級與世界衛生組織分級對照表

〔編譯陳成良、記者王憶紅╱綜合報導〕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疫情持續惡化,墨西哥全國確定及疑似感染而死亡人數已上升至一五二人,確定感染病例的國家增至七個,疫情已從墨西哥、美國等美洲國家迅速向歐洲、中東和大洋洲蔓延,迫使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對豬流感的警報等級,從第三級提高到第四級,甚至可能在確定美國疫情擴散後將提高至第五級。

四級警報 足以社區傳染

WHO警報系統共分六級,第四級指的是病毒已足以造成社區傳染。WHO發言人哈特爾二十八日表示,正在等待美國當局正式確認豬流感疫情已大幅在人際間傳染,如果獲得確認,則將符合WHO的第五級警戒標準。

哈特爾說,美國、加拿大與英國的若干傳染源不確定,WHO正在等美國當局宣布紐約某中學多名學生在從墨西哥結束春假返國後,將病毒互相傳染。他說,情況看來像是人傳人,這類病毒二次傳染是可能的,「如果我們獲得美國或加拿大的確認,我們可能會調到第五級。」

WHO代理助理秘書長福田敬二說,實驗室化驗證實的全球豬流感病例人數已增至七十九人。

研發疫苗 需四至六個月

WHO表示,由於H1N1病毒已擴散開來,防疫重點應放在緩和疫情而非圍堵,同時建議各國不需要封閉邊界或限制旅遊。WHO正在積極研發疫苗, 不過時間可能要四到六個月之久。

世界各國相繼發布赴墨西哥旅遊警訊,並加強機場入境篩檢。不過哈特爾指出,被感染者抵達機場或邊界關卡時可能並未出現症狀,所以採取類如SARS時的旅遊限制不會有用。

墨西哥當局已取消大規模公開活動,動物園等場所也一律暫時關閉,並考慮關閉首都的地鐵系統,全國各級學校停課到五月六日。

不過墨國衛生部長柯多瓦強調,墨西哥不會關閉邊界,也不會停止經濟活動。而疑似感染病例的通報數字有下降趨勢,二十五日增加一四一例,二十六日減為一一九例,二十七日再降至一一○例。

美國五個州確定病例已經上升至五十一人,但幸而沒有人員死亡。加拿大六名確定罹患H1N1新型流感的病例,發病前都曾前往墨西哥旅遊。

在歐洲,西班牙二十八日確定了第二例患者。英國政府也宣布,兩名自墨西哥返國的蘇格蘭民眾經檢查證實感染新型流感。此外,法國、愛爾蘭、丹麥、比利時、瑞典及瑞士也相繼傳出疑似感染案例。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宣布,歐盟各國衛生部長最快在三十日召開緊急會議,研商對策。

亞洲淪陷 韓泰也傳病例

在亞洲,南韓及泰國也傳出第一起疑似病例。韓國三星台灣區總經理金衡睦指出,過去已有處理SARS經驗,H1N1新型流感若爆發,會立即啟動相關機制。

以色列二十八日確認該國第二起感染病例,稍早該國外交部表示,一名以色列男子在墨西哥感染H1N1新型流感,但經過治療後已經康復,這是以色列及中東地區的第一個確定病例。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上夜班得乳癌 丹麥40人獲國賠

丹麥政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長期上夜班增加乳癌風險」研究結論,最近開始給予長期上夜班而罹患乳癌的婦女賠償金,已有約40人獲賠,創下國家賠償夜班患乳癌者的世界首例。

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報導,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長期上夜班有害健康,可能導致睡眠失調、倦怠、心血管、胃腸出毛病、工作意外風險增加等。世衛組織下轄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也發現,護士、空服員等常上夜班而無法正常睡眠者,體內有抑制癌症效果的褪黑激素會減少分泌,可能導致乳癌。

丹麥當局最近根據IARC這項結論,開始提供長年上夜班而罹患乳癌的婦女賠償金,但金額不詳,家族有乳癌病史者也不在賠償之列。

雙乳都出現腫瘤的烏拉•曼科夫(Ulla Mahnkopf)女士是獲丹麥政府賠償的乳癌患者之一,她曾任北歐航空公司(SAS)空服員30年,飽受時差和睡眠不定之苦。她說,不再飛來飛去後,覺得自己開始活躍起來,現在「人生徹底改觀」。

丹麥政府這項德政引發其他國家迴響。在英國,就有許多專家抨擊英國政府太晚正視夜班對勞工健康的危害,將導致嚴重公共衛生問題。據英國各工會統計,英國有約兩成勞工上夜班。

【2009/03/17 聯合報】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核試惹禍?》新疆人罹癌率 比他省高

一位新疆醫生指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民眾罹癌機率,比其他省分高出三成五。原因很可能來自於,中共政府過去在新疆地區所進行的四十多次核子試爆。

日本東京新聞報導,一位從新疆烏魯木齊市流亡到日本的外科醫生阿尼瓦魯•東府提(音譯),一九九四年起,即在臨床上發現,無論維吾爾族或漢人,民眾罹患癌症的發生率都比中國其他省市區多出三成五。其中,白血病、淋巴癌、肺癌的罹患率最高。

東府提也指出,核子實驗廠附近很多出生的小孩,都罹患先天性疾病,但因家境貧困而無法就醫。

當東府提向漢人的同事提及此事時,他同事竟回答:「若想保命,最好別調查此事」。

他直指,新疆人的高罹癌機率,與過去四十多年來,中共政府在新疆所作的核試爆,具有高度關連性。

另據札幌醫科大學高田順教授的研究,從哈薩克的觀測資料來看,一九六四年至一九九六年,中國所進行的四十六次核試爆當量,比廣島原爆多出一千兩百多倍。他估計,新疆受核污染影響的死者有十九萬人;畸形兒和白血病的疾病患者,直逼一百三十萬人。

中國於一九六四年十月在新疆羅布泊的核子試驗場,首次進行原子彈試驗。至今共啟動四十五次核子試爆。多數試驗地點,都位在新疆地區。

【2009/04/01 聯合報】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登革熱病例多 高縣加強清理肉豆公市場環境

高雄縣政府衛生局調查統計,高雄縣市交界的「肉豆公傳統市場」周圍的鳳山市各里,3年來登革熱確定病例占總數71%,將會同縣府環保局加強清理環境、監測病媒蚊。

縣府衛生局表示,「肉豆公傳統市場」以保泰路為主,一邊是高雄市前鎮區,另一邊是高縣鳳山市五甲。市場人潮密集,周圍巷弄多又狹窄,堆積許多易成為蚊蠅孳生源的物品。自民國95年以來成為登革熱發生的重點疫區。高雄縣近3年323名登革熱確定病例中,肉豆公市場周圍各里佔了230名,占總數71%。

縣府衛生局長黃志中偕同疾病管制科人員,今天視察肉豆公市場週遭環境,除要求將周圍環境列為工作重點、投入大量人力清除蚊蠅孳生源,並請縣府環保局一起加強戶外環境整頓。

登革熱是「環境病」,黃志中發現市場四周環境髒亂,住家及防火巷堆積許多雜物,容易積水,孳生登革熱病媒蚊。

高縣大寮鄉3月底出現今年全縣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氣候轉暖,縣府衛生局請民眾看到積水容器隨手清除,避免蚊蟲孳生,可做功德,也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2009/04/08 中央社】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熱門話題-汙水下水道 準備好了嗎

  • 2009-05-01 中國時報 【陳文奎╱台中潭子(工程師)】

     H1N1新型流感疫情來勢洶洶,汙水感染疑為另一助因,各國急思防堵交叉感染,但,台灣的汙水及自來水公共工程,顯然做得不夠亟待檢討。

     首先,是衛生下水道、汙水處理場的建設嚴重的落後。先進的國家,在這方面相當進步讓人民的健康獲得保障,相對的提升了都市的居住品質。

     台灣曾有過繁榮景象,可惜政府不重視這方面的投資。幾年來地方首長,認為建設汙水下水道,因有現實道路埋管幾近飽滿,施工繁瑣、工期又長,容易引起民怨;再者汙水處理場之選定時,又常有人民的抗爭。就在上述的因素下,縣市首長就捨棄了這種「必要性公共工程」,反而蓋了很多為人垢病的蚊子館,以張顯自己的豐功偉業。

     其次是由於前述的汙水下水道,在飲用水的集水區附近鄉鎮市,有部分並未完成,使汙水逕排入河川,流入自來水池。使水質處理的人力和財力增加,化學和物理處理後,仍未達生飲標準。所以我們政府及民間長期無視於汙水處理與如何取得安全的自來水,才最令人擔心。

以史為鑑 1918流感三波侵台…

因緣際會,我蒐集到一些台灣在一九一八至二○年的H1N1的西班牙流感史料,並蒙蘇益仁前局長的指教,寫了一篇特別報導〈一九一八年全球流行性感冒下的台灣疫情〉,發表於國衛院於去年三月出版的《認識H5N1流感》一書中。後來又用剩餘的資料,在十和十二月寫了兩篇論文,敘述這段病毒肆虐的歷史。我認為以蘇益仁教授等人的學養經驗,一定可以應付這種局面。我現在只想把那段不堪的歷史告訴國人,提供一點歷史經驗。

一九一八年六月初,流感病毒已經從基隆登陸,到九月底已傳遍全島,然後消失。雖然歐美在三、四月已經哀鴻遍野,但是在亞熱帶地區的台灣,只是普遍造成感冒而已,沒有什麼死亡的資料。似乎炎熱的天氣,讓病毒的威力無法發揮。不過到了十月下旬,第二波的病毒又從基隆登陸。因為氣溫降低,加上十月底日人各種節慶活動,加速了病毒的蔓延,順著縱貫鐵路往南擴散;交通船也把病毒帶到花東和和澎湖,於是哀鴻遍野,至少七十七萬人罹患流感,其中二萬五千人死亡。到十二月中旬,病毒又消失無蹤。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第三波的病毒又從基隆捲土重來,其路線又如出一轍,次年二月病毒又消失。這波只有十四萬多人罹患流感,死了一萬九千多人。大概是前兩波罹患而復元者已有抗體,所以死亡較少。

從史學角度,我認為台灣目前情況,大家不必太驚慌。因為今日的醫療設施,絕非八十年前可比。當時全台灣三六七萬人口,只有七三二個只受過四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另外大約同等數量的醫生(合法漢醫)。當時日本人患者因為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死亡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一;台灣漢人和原住民則分別高達百分之三點三和百分之三點五。

也就是說,今天的醫療水準應該足以應付困局。我們應該對專家給予充分的支持,也應該可以度過未來的寒冬。

【2009/04/29 聯合報】

短 評-全球都在剉

  • 2009-04-28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最能讓大家感受到這是個全球化的時代,莫過於可怕的傳染病出現時。墨西哥豬流感肆虐,連台灣股市也跟著打噴嚏,真是感染無國界,天涯若比鄰哪!

     雖然墨西哥離台灣很遠,但昨天已有一位從墨西哥返台的遊客出現發燒症狀,引起一場虛驚。在當今這個飛機到處飛、旅客趴趴走的時代,對於疫情的傳播,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是與世隔絕的安全區。何況,人可以靠海關阻擋,但禽流感等靠鳥類傳播的傳染病,可就難以把關了。

     這也是為什麼,全球防疫網不容有任何漏洞死角,因為只要一個地方堵不住,就可能全盤潰堤,讓大家都受害。每個國家都做好防疫封鎖,不只保護自己國民,也在全世界建立一個相互保護的網絡。

     台灣一直希望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最能讓國際社會認同的訴求,就是補足全球防疫網在台灣的這塊政治漏洞。「一個中國」政策對於防疫實務毫無意義,反而成為阻擋防疫網的一塊大石頭。再怎麼利用其他管道傳遞訊息,都還是隔了一層、慢了分秒。在致命的傳染病到處飛竄的時候,這會讓全世界民眾都受到更大威脅。

     五月的世衛大會即將登場,據傳台灣這次將可以觀察員身分獲邀出席大會。如果對於防治豬流感疫情擴散方面,可以在大會上提供具體貢獻的話,或更有助於台灣的訴求受到重視。當全球都在剉的時候,也許會更願意聽聽台灣的聲音。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生態志工 聽內在鼓聲 牙醫組荒野大軍

  • 2009-05-02 中國時報 【黃哲斌、何榮幸、高有智╱專訪】

     他是一位非典型醫,拒絕月薪七、八十萬的挖角誘惑,堅持「錢夠用就好」;這位醫刻意採取約診制,每周平均只看診二十三小時,卻花另外二十三小時擔任志工。他用童子軍的義務服務精神實現成人的夢想,努力影響周遭所有人成為志工,不靠政治或宗教力量,創建一支上萬人的生態志工大軍。

     五十年次的李偉文,或許是台灣最窮的開業牙醫,卻是精神上最富有的生態志工。他在一九九五年與知名生態攝影家徐仁修等人共同成立的「荒野保護協會」,已是台灣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環保團體,參與會員超過一萬人,目前仍有六千多位活躍志工。

     菁英反思回饋 凝聚讀書會員

     李偉文的人生上半場,擁有世俗眼中「社會菁英」的標準配備,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住在台北市民生社區,有一個幸福家庭。然而,某種內心的不滿足,讓他與十幾位社區友人成立讀書會,每周交換彼此的專業故事。

     四、五年後,這個涵蓋金融業、醫生、律師、建築師的讀書社群,擴大到兩百個家庭,他們除了每個月舉辦露營、旅行,開始思考如何回饋社會。就在此時,徐仁修加入他們,分享自己每年在台灣旅行工作,以鏡頭目睹自然環境遭快速破壞的實例,同時帶著這群人到野外實地考察。於是,他們決定成立荒野,矢志保護台灣的野外生態環境。

     荒野創立之初,就有四百多名會員,其中包括二十幾名墾丁國家公園自然解說員,徐仁修擔任第一屆理事長,負責宣傳理念;「資深童子軍」李偉文是秘書長,主攻組織運作。

     荒野的理念雖然簡單,作法卻無法輕鬆寫意。他們發展出幾個策略,包括透過購買、認養、捐贈等方式,取得野地的管理權,避免遭到開發破壞;或是監督政府的環保政策、水土保育、國家公園管理等等,最重要的是,讓大眾體會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與急迫。

     大量吸收志工 建立人情連結

     然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資源。一開始,李偉文就意識到,環保團體不能只靠理念吸引人,必須有效動員、發展組織,他說:「華人社會只靠理念是不夠的,更重要是建立朋友的『人情連結』。」

     於是,李偉文的志工生涯很另類,他與其他創始會員的首要功課,就是「帶著新會員到處去玩」,透過實地的野外訪查探勘,讓大家親身體認台灣自然生態的美好,並親眼目睹開發破壞的威脅。至於李偉文最大的挑戰,就是讓每一位接觸荒野的人,「統統變成志工」,就連早期接受媒體訪談,李偉文都期許採訪結束後,能讓媒體記者心甘情願掏出兩千元入會。

     李偉文的理論是:「理智上說服別人,並無法讓對方從生活中轉變;只有讓對方變成荒野志工,承諾開始影響周遭友人,他才會開始改變自己的實際生活。」所以,李偉文大量吸納、訓練不同專長的志工。

     例如,知名作家陳若曦起心動念加入荒野,原本想在住處附近的大安森林公園擔任解說員,後來她笑稱自己年紀大了,常記不住解說內容,於是李偉文改請她扮演推廣荒野理念的重要角色。

     學童子軍精神 自願認養工作

     二○○一年,李偉文從徐仁修手中接下理事長,荒野也發展成六、七千名會員的龐大組織。十二歲參加童軍、大學畢業就獲頒「木章」的李偉文,強調他只把童子軍「自願承諾、義務服務」的精神帶進荒野,所有工作都是自願認養,所有勞力時間絕不收酬勞,「一切不勉強,反而不會給大家壓力。」李偉文說。

     荒野的力量,不只量化在志工會員的數字上,更展現在他們深入各行業、各年齡層的滲透性;尤其他們的「炫蜂團」,每年帶著小朋友到郊外玩耍、參與營隊,一方面讓生態保育的觀念向下紮根,另一方面讓更多父母因而接觸荒野、信任荒野。

     部分環保團體質疑,荒野並未積極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努力改變政策、阻擋不合理的公共工程。李偉文對此強調,荒野希望透過各種參與的力量,「在政策成形之前,就有動員改變的空間」,而不是在政策定案後再耗費大量時間心力去企圖翻案。

     追求智慧慈悲 貼近生命核心

     如今,李偉文已卸下重擔,擔任荒野榮譽理事長。十幾年的志工生涯,讓他推卻大學學長的挖角邀約,「保證每月收入七、八十萬」;但他總不明瞭,他的同儕們「每天花十幾個小時,整天關在一公尺見方的診療間,視野只專注在零點一公分的患部裡」,即使賺了大把鈔票,也只能不斷換車換房、蒐購古董,精神生活卻很空虛。

     李偉文早就搬離民生社區、搬到更接近自然的新店花園新城,並確信賺錢不是他的生命核心,「智慧」及「慈悲」才是,為了追求前者,李偉文每天必定大量閱讀;至於後者,荒野就是他回應自己的答案。最近,他更試圖結合兩者,以《傾聽自己的鼓聲》一書,反芻他對生態環境、生活教育與生命姿態的思考。

     「要能傾聽自己心靈內在之聲,有信心依照自己的鼓聲前進」,這位非典型牙醫,在牙醫診所之外發出的鼓聲,已經被所有關心台灣生態環境的人聽見。

環保志工轉型 各行業站出來

  • 2009-05-02 中國時報 【何榮幸、黃哲斌、高有智╱專題報導】

     台灣環保運動近年逐漸由啟蒙意識轉型為生態維護,除了李偉文以醫生身分打造「荒野傳奇」,各行各業人士紛紛投入生態志工行列,已成為台灣NGO(非政府組織)、NPO(非營利組織)領域極受矚目的新興力量。

     早期台灣環保志工主要致力於教育推廣、資源回收等方向。例如徐慎恕(已改名謝百合)、陳來紅等人在一九八九年創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開啟家庭主婦關心環境政策、環保教育推廣的先聲。其後同一群核心幹部再接再勵創設「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在生活消費中落實環保主張與合作原則。

     慈濟基金會則在證嚴上人號召下,從一九九○年起致力於環保人文志業。慈濟在一九九二年與金車教育基金會合辦「預約人間淨土環保綠化活動」,一九九四年起宣導使用環保餐具,並陸續在各地設立環保站進行資源回收,大專院校的慈青社則在校園內推廣資源回收與垃圾分類。

     慈濟志工們人手一副環保餐具、進行資源回收,已成為台灣環保志工們深入各角落工作時的重要景觀。

     近年生態志工風潮興起後,則在生態解說、環境守護等方面著力甚深。例如台大動物系教授周蓮香等人從一九九七年起催生的中華鯨豚協會,以及作家廖鴻基等人在一九九八年成立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都長期培育解說員,致力於海洋生態觀察、鯨豚調查記錄、海上解說導覽、舉辦親子營隊,成為台灣海洋志工的重要基地。

     各地社區大學近年則在環境守護層面扮演重要角色,台南社大與北部淡水河流域沿線社大的志工,對於生態保育工作皆不遺餘力,社大系統逐漸成為各地環境守護的據點。

     值得注意的是,二○○○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誕生後,透過每日發行的電子報廣泛、深入報導環境議題,如今已成為環保團體互通聲息、訊息託播的重要管道,也讓外界更加了解台灣生態志工的各類努力方向。

公民RSS-度假兼保育 全球正夯

  • 2009-05-02 中國時報 【何榮幸、黃哲斌、高有智╱專題報導】

     國際環保團體近年興起「環保志工假期」風潮,除了鼓勵人們參與生態志工,更將學習環境與度假樂趣結合,成為頗具吸引力的環保實踐方式:

     ●美國「地球觀察」組織志工假期

     一九七二年成立的美國「地球觀察」組織(Earth Watch Institute),每年支持或引介一百多項生態志工研究計劃,亦稱為「志工假期」(Volunteer Vacations)。例如研究北極圈氣候變化、哥斯大黎加雨林毛毛蟲研究、修復蒙大拿野生區小徑、探索科羅拉多小徑間岩石群、探索深海珊瑚礁、協助納密比亞印度豹保育區工作、參與有機農場全球契機(WWOOOF)計劃等,每項收取不同費用。至今已有超過六萬五千人次參加,貢獻了一千萬個工作小時。

     ●澳洲環保志工計劃(CVA)

     該計劃是由一九八二年成立的澳洲最大環保團體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ustralia主辦,每年提供全球熱愛自然、喜好野外活動的人士,到澳洲各地參與各項環保計畫。每年吸引上千國際生態志工參加,志工在實踐環境保育工作、交流各國環保經驗的同時,更藉此開拓國際視野、結交各國朋友,在澳洲自然風光中度過有意義的假期。

     ●英國保育志工基金會(BTCV)

     以推動國民信託、保育志工著稱的BTCV,每年在全球各地提供生態志工假期活動,多數集中在英國和部分歐洲國家,例如維護英格蘭古老森林、維護德國濕地、在保加利亞黑海建立鳥巢等。這些志工假期與典型的歐洲度假活動截然不同,但被認為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環保體驗。

     ●太空船地球號(ETS)

     曾赴西非獅子山及阿富汗等地進行緊急醫療援助的日本醫生山本敏晴,在二○○四年創立「太空船地球號」(Earth the Spaceship),堅持「真正有意義的國際援助」,以達到「永續發展的地球」理想。該組織邀請全球四十七國的小朋友,畫出「對自己最重要的事」,其中呼籲世人重視全球暖化危機的《日漸沈沒的樂園─吐瓦魯》一書備受矚目,台灣已出版該書中譯本。

1918新流感夢魘再現?

  • 2009-05-01 中國時報 【郭明裕、郭明實】

     三月底豬流感H1N1新型(人)流感從墨西哥爆發,這是一種A型流感病毒H1N1,結合了人類流感、禽流感及豬流感,三種病毒同時感染在豬隻身上,重組後所產生的混合變種病毒。不僅可在豬隻之間相互傳染,病毒還會由豬傳染到人身上,甚至在人與人之間,還能藉由口沫交叉感染。

     專家們對此次豬流感疫情深感擔憂,一是因為新病毒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結合鳥類、豬類和人類的病毒,且能夠人傳人;二是新病毒攻擊的對象,是免疫力最強的廿至四十歲青壯年。H1N1豬流感,病毒會不斷變種,不容易預防。爆發疫情的墨西哥有六.三八%的致死率,但這只是目前為止單一地區的情況,可能會降低。

     美國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科學家認為,新型流感人傳人的三部曲可能如下。

     第一階段:先有鴨、鵝的大量死亡,侵入廿歲以下的兒童,先進入下呼吸道的2-3唾液酸接受體,新型(禽)流感死亡率高至五○%以上,而感染率只有○.○○○○五%以下。

     第二階段:先有雞的大量死亡,侵入廿至四十歲成人(人大量死亡),先進入上呼吸道的2-6唾液酸接受體,新型(人、豬)流感死亡率降至二.五%以下,而感染率升高至二五%。豬可提供中間宿主與上呼吸道的2-6唾液酸接受體。

     第三階段:先有人的少量死亡,侵襲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為主,先進入上呼吸道的2-6唾液酸接受體,人類季節性流感死亡率降至○.○五%以下,而感染率升高至二五%以上。

     至於一九一八年新型流感的夢魘是否會再現?兩者相似的有,都是三月爆發,八月第二波。其次,同是侵襲廿至四十歲青壯年為主。感染率比二○○五年禽流感H5N1快許多,死亡率略高於第二階段的二.五%,因豬基因加入,可提供中間宿主與上呼吸道的2-6唾液酸接受體,加速人傳人效率。換句話說,一九一八年H1N1新型流感的夢魘,可能在今年八月秋天。

     原先克流感目前對豬流感H1N1新型(人)流感是有效的,但從今年三月新英蘭醫學雜誌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H5N1與H1N1的N1凹槽上有一個274序號氨基酸容易突變,經過南北半球一年的傳遞,就全面出現抗藥性,克流感對H5N1與H1N1無效。

     因此,眼前最重要工作是趕快在今年八月秋天之前,研製出豬流感H1N1新型(人)流感的疫苗,才能避免災難,日本首相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科學家,要求全力發展新疫苗是正確的政策。一九七六年人類對抗豬流感疫苗失敗,應不會再發生,因為這幾年科學家研發H5N1禽流感疫苗已有相當進步。

     目前為止,我們看出了二○○九年新型H1N1流感大爆發的一些端倪?

     墨西哥死亡率六至七%,且大多是廿至四十歲中壯年,而其他國家卻死亡率低於二.五%。意味著第一波的二至三月分,新型H1N1流感攻擊人類年輕人的下呼吸道接受體,因含鳥類基因片段,產生細胞激素風暴,嚴重破壞肺泡,死亡率當然高。第二波的四月分,新型H1N1流感攻擊人類年輕人的上呼吸道接受體,因含豬與人基因片段,產生細胞抗體風暴,嚴重破壞支氣管與少數肺泡,死亡率當然較低一點。

     WHO已提高警戒層級至第五級,告訴我們,新型H1N1流感與一九一八的H1N1流感都位於新型流感人傳人的第二階段。一九一八的鳥類基因片段較多也毒性較強,流行病學家評估,依據過去經驗與目前世界人口數,如果爆發大流行,將感染全球逾三分之一人口。屆時全球將有十五億人就醫,其中三千萬必須住院,可能導致七百萬人喪生。

     面對這樣嚴峻的景況。請問政府與民眾都準備好了嗎?

     (郭明裕為醫師、台大醫學系臨床教師;郭明實為美國醫師、喬治亞州醫學系臨床教師)

美假想最糟...死兩百萬人

  • 2009-04-29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豬流感(國內已正名為H1N1新型流感)疫情持續擴散,美國政府沙盤推演最壞情況,推估一旦豬流感爆發大流行,將在美國奪走兩百萬條人命。不過由於美國政府已經啟動緊急因應措施,應可避免最壞結果發生。

     IH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貝恩預估,在最壞情況下,美國經濟今年將可能再萎縮0.3個百分點,而變成衰退3.8%。他原本預期美國經濟今年將衰退3.5%。

     根據美聯社取得的美國官方報告,以及對參與該報告研究人員的訪談指出,豬流感疫情如果失控,成為全球流行性疾病,在美國可能導致2%的感染病患死亡,或等於兩百萬人喪生。

     美國政府推測,豬流感就像1918年西班的大流感,將讓9千萬美國人受到感染,約美國總人口的3成。在受感染的病患中,將近1千萬人必須送往醫院就醫,其中約150萬人將在加護病房診療,75萬人恐需呼吸器維生。

     不過即使從墨西哥傳出的新型流感疫情可能加劇,但由於美國政府已經庫存抗病毒藥物、加速疫苗生產與擬定基本的公共衛生指導原則,應可避免最糟情況發生。

     另據經濟學家預測,豬流感來勢洶洶,恐會拖累美國經濟復甦的腳步,但不至於減少美國工作機會或讓經濟大幅惡化。

     國際貨幣基金(IMF)前首席經濟學家強生預期,豬流感對美國經濟活動只有「小幅衝擊」。不過Moody's Economy.com經濟學家桑帝也警告,如果該問題持續數月之久,並大幅蔓延至全球各地,將可能讓經濟復甦延宕到2010年。

     專家認為豬流感對經濟損害有限,主要是基於過去SARS與禽流感的前車之鑑,讓全球對於這類流感疫情已有更好的準備措施,像是囤積疫苗等。至於大型企業也有備戰計畫,以防員工無法工作,依然能維持營運正常。

     白宮發言人吉伯斯表示,目前「要判定對經濟影響還言之過早」,不過財政部與相關單位正在「密切觀察情勢發展」。

回顧全球流感史...太頻繁

  • 2009-04-28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墨西哥4月初爆發豬流感疫情,短短時間內迅速擴散全球,目前已知美國、加拿大、西班英國、以色列及法國等地陸續傳出疑似病例,若疫情持續加劇,恐讓目前飽受金融風暴摧殘後脆弱不堪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世界銀行去年曾預估,全球若爆發流感,將造成30兆美元經濟損失,全球GDP萎縮近5%。

     回顧歷史,光是20世紀至少三度爆發流感全球大流行,分別於1918年、1957年與1968年。此外,2002年底源自於中國廣東的SARS,在2003年對亞洲多國造成嚴重疫情,繼之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肆虐東亞的禽流感,都令人記憶猶新,這些重大傳染病皆在全世界造成嚴重的人命死亡與經濟損失。

     1918年:20世紀第一次全球性流感爆發,由於源起西班,故被稱作「西班牙流感」,屬A型流感H1N1病毒,與近日墨西哥豬流感病毒十分相似。因當時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參戰國部隊四處征戰移防,以致疫情向世界各地蔓延,至於全球死亡人數難以計數,有文獻稱高達4,000萬人,也有的指約2,000萬人,至少有10億或全球半數以上人口遭感染。

     1957年:流感爆發於中國貴州,然後擴散至全球,疫情持續到隔年。這場被稱為「亞洲流感」的疫情係A型流感H2N2病毒作祟所致,據估計全球約10%到30%的人口受到波及,死亡人數在100萬人。

     1968年:亞洲流感病毒之後由H2N2突變為H3N2,成了1968年「香港流感」的元凶,同年疫情傳至美國,持續到1969年。估計全球死於「香港流感」的人數約75萬人,在美國則奪走3.4萬條人命。

     2003年:引發包括台灣在內亞洲國家人心惶惶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也是擴散迅速且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2002年底自廣東順德爆發,2003年世衛組織正式宣佈致病源為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病毒,這場疫情造成700多人喪生,亞太地區的經濟損失多達400億美元。

     1997年香港首度發現禽流感病毒出現人畜共通傳染,病株類型確認為H5N1,2003年底在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爆發嚴重疫情釀成死亡,甚至擴散到歐洲與美國。世界銀行2005年曾警告,禽流感大流行若持續1年以上時間,將造成全球高達8,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2009年:豬流感蔓延,影響層面尚待觀察。

小檔案-第一類法定傳染病 防疫最高等級

  • 2009-04-28 中國時報 【張翠芬整理】

     衛生署昨天正式將豬流感列入第一類法定傳染病,防疫規格提升到最高管制等級。

     目前第一類法定傳染病包括: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天花、鼠疫、狂犬病、炭疽病、 H5N1禽流感,以及最新列入的豬流感即H1N1新型流感。這些傳染病都具有高度傳染性,容易引起重症,都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嚴重傳染疾病。

     防疫措施上,醫師若高度懷疑病患感染豬流感,必須在廿四小時內通報,並視情況將病患強制隔離治療。(資料來源:疾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