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環保志工轉型 各行業站出來

  • 2009-05-02 中國時報 【何榮幸、黃哲斌、高有智╱專題報導】

     台灣環保運動近年逐漸由啟蒙意識轉型為生態維護,除了李偉文以醫生身分打造「荒野傳奇」,各行各業人士紛紛投入生態志工行列,已成為台灣NGO(非政府組織)、NPO(非營利組織)領域極受矚目的新興力量。

     早期台灣環保志工主要致力於教育推廣、資源回收等方向。例如徐慎恕(已改名謝百合)、陳來紅等人在一九八九年創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開啟家庭主婦關心環境政策、環保教育推廣的先聲。其後同一群核心幹部再接再勵創設「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在生活消費中落實環保主張與合作原則。

     慈濟基金會則在證嚴上人號召下,從一九九○年起致力於環保人文志業。慈濟在一九九二年與金車教育基金會合辦「預約人間淨土環保綠化活動」,一九九四年起宣導使用環保餐具,並陸續在各地設立環保站進行資源回收,大專院校的慈青社則在校園內推廣資源回收與垃圾分類。

     慈濟志工們人手一副環保餐具、進行資源回收,已成為台灣環保志工們深入各角落工作時的重要景觀。

     近年生態志工風潮興起後,則在生態解說、環境守護等方面著力甚深。例如台大動物系教授周蓮香等人從一九九七年起催生的中華鯨豚協會,以及作家廖鴻基等人在一九九八年成立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都長期培育解說員,致力於海洋生態觀察、鯨豚調查記錄、海上解說導覽、舉辦親子營隊,成為台灣海洋志工的重要基地。

     各地社區大學近年則在環境守護層面扮演重要角色,台南社大與北部淡水河流域沿線社大的志工,對於生態保育工作皆不遺餘力,社大系統逐漸成為各地環境守護的據點。

     值得注意的是,二○○○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誕生後,透過每日發行的電子報廣泛、深入報導環境議題,如今已成為環保團體互通聲息、訊息託播的重要管道,也讓外界更加了解台灣生態志工的各類努力方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