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及主婦聯盟監事陳修玲共同呼籲,政府立即禁止PVC用於食品包裝材料與醫療用品;汰換PVC材質的水管,改用其他安全材質; 禁止PVC進入焚化爐,以減少PVC焚化產生的戴奧辛在環境中累積;且在PVC還未全面禁用前,要求超商量販店不要販賣PVC產品;同時在採購規範中,要求改用較安全無害的替代材質。 環署:禁用PVC超商量販店反彈大 環保署廢管處長何舜琴表示,環保署曾在2006年擬公告禁止使用PVC材質的托盤、包裝盒,但因超商、量販店業者反彈太大,而暫停實施。目前只能提高PVC的回收處理費用,來降低PVC的使用。至於水管及醫療用品,因其他替代材質延展性都未如PVC佳,故仍無法改變PVC 的大量使用。 生產、使用到廢棄都有害 謝和霖上午說,PVC是我國第二大泛用塑膠,被廣泛使用於水管、地板、浴簾、百葉窗等建築上、 涼鞋、背包、沙發等皮革製品、 血袋、點滴袋、手套等醫療用品、 玩具 及保鮮膜等食品包裝上。由於PVC從生產、使用到廢棄的整個生命周期都有害,因此不論使用於那種用途,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謝和霖說,PVC的危害主要來自其添加的塑化劑如DEHP是一種會危害生殖與發育系統的毒素,而添加的安定劑,會產生傷腎的鎘及會降低智商的鉛。這些添加劑會滲出到PVC接觸的食物或飲水,而隨其進入人體。且PVC廢棄後,如送到焚化爐,更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 PVC產品既然使用這麼廣泛,民眾要如何判斷家中的玩具保鮮膜是否含PVC?謝和霖、陳修玲上午也用簡單方法示範,就是把一條銅線加熱後,沾一些塑膠製品,拿到瓦斯爐上加熱,如火光出現的是綠色,就表示該塑膠製品是PVC材質,但如果出現的是一般顏色火光,就未含PVC了。 【2009/02/25 聯合晚報】 |
老台北人自紐約歸來,甚為懷念豆漿燒餅油條,一行人深夜暢談後奔赴一處頗受美食界人士推崇的豆漿店。
食物上來,燒餅油條、糯米糰都具水準,只是熱豆漿端上,碗中飄浮著危危顫顫的塑膠湯匙,這是我最不想見到的東西。
熱湯+塑膠匙 容易致癌
多年下來,台灣從小攤到小店,甚至到略見規模的餐飲店家,免洗筷子、塑膠湯匙、保麗龍碗、保麗龍盤,就像傳染瘟疫般在每一個城市蔓延,最開始是因為路邊攤一桶髒水洗餐具客人怕得B肝,攤販既無能也不想改變衛生狀況,索性圖方便用起免洗筷,從此免洗就成了不改善衛生的豁免符,什麼都免洗了,塑膠免洗匙發明了,保麗龍免洗盤碗也出現了。
台灣人不僅具有此等因陋就簡的發明天才,也有便宜行事的運用天才,本來只在流動攤販出現的免洗餐具,也進到了固定的攤家,更進到了有廚房有洗槽設備的餐飲店家。
難道大家都愛上了免洗餐具?難道沒有人覺得塑膠湯匙吃冷熱食,又刮嘴又不好用,輕飄飄的匙站都站不住,放在湯碗中一下子就沉了,更別說那般塑膠味喝起熱湯會不會有致癌的風險?
還有那些保麗龍碗、保麗龍盤,裝著滾燙的原汁排骨湯、蚵仔麵線、蚵仔煎等等,有沒有人跟我們保證過,這些保麗龍餐具,會不會造成健康的疑慮?我們如今知道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化工黑心食品,就沒有化工的黑心餐具嗎?
保麗龍快焦了 照吃不誤
有一回陪荷蘭朋友去士林夜市,對方十分興奮地四處拍照,像賣小火鍋的,緊貼著鐵鍋熱火旁放著保麗龍碗、塑膠匙,那樣的高溫,湯碗幾乎無法拿在手中,客人還是吃得不亦樂乎,賣鐵板燒的也是,保麗龍盤幾乎都放在鐵板上了,廚師刮刮刮地炒好了冒煙的銀芽牛肉絲,放在似乎快燒焦的保麗龍盤上。我在夜市中數了數,幾乎九成以上的攤家都在用這些免洗餐具。
而台灣人還有更天才的想像力,不知是誰第一個想到在保麗龍盤上套塑膠袋來裝食物,如今這種盛食法流行了全台灣,我曾問一處攤家為何這麼做,他說客人怕保麗龍有毒,所以才用塑膠袋保護,但塑膠袋呢?所謂耐高溫的塑膠袋就沒毒了嗎?
高級餐廳也用 真是夠了
最不可思議的是,有一回我走進天母某處剛裝潢得漂漂亮亮的自助火鍋店,竟然發現這處一餐要三四百元的店家,也用起了保麗龍、塑膠,我當下逃出了店,但店中坐滿的客人,難道他們不在乎?
還是我們不見得真的不在乎,我們只是習慣接受不合理甚至不道德的事,我們都麻木了,從政治到民生,最後連和我們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事,我們都不想反思、自主、爭取較好的生活條件,我們任由別人支配我們如何過活。
但我們還在沾沾自喜台灣的小吃、台灣的食物多好吃,就不管裝這些好吃食物用的是什麼樣的餐具,就像我們覺得台灣人又熱心又有人情味,所以法制不彰就沒那麼重要了嗎?
我的荷蘭朋友,拍了許多照片要給荷蘭人看台北的保麗龍盤碗,他可不敢吃,但你問他士林夜市好不好玩?他一定說很好玩,很值得大開眼界觀光一下。
不安全的容器 應該消失
我們的健保年年喊經費短缺,全民健康本應從預防疾病而不是治病為根本,我們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這句話,而我們年輕的一代,幾乎從出生到今天,都常用全世界少見的免洗筷、保麗龍盤碗、塑膠匙、塑膠袋裝食物,誰能保證他們的健康?
而做為一個文明社會的台灣,難道我們的餐飲服務至今仍不能提供清洗餐具這種基本的技術與設備嗎?難道政府不能拿出一點魄力,讓這些塑膠保麗龍等既不環保又不安全的食物容器從台灣消失。
(作者為南村落總監、生活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