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自由電子報 - 《品牌故事》OLEVIA 擠進北美前十大

自由電子報 - 《品牌故事》OLEVIA 擠進北美前十大20070114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2003年Syntax從只有四個員工開始,2004年歌林(1606)入股,雙方合作推出液晶電視自有品牌OLEVIA,2005年與上市公司Brillian合併。在北美經營不過三年,OLEVIA已連續兩年擠進北美前十大液晶電視品牌銷售排行榜,就連外國品牌不易攻入的中國市場,OLEVIA也搶下不錯的市佔率,日前Syntax Brillian又花費2,600萬美元買下歐洲品牌Vivitar,預計今年進軍歐洲。Syntax Brillian結合美國創意、台灣的產品設計與中國的製造,正在打造另外一個自有品牌成功的模式。
Syntax的創辦人、Syntax Brillian總裁暨營運長李敬華認為,Syntax Brillian成功最大關鍵在於了解並掌握通路,靈活且在地的行銷策略。美國賣場分為好幾級,不是大就是好,因為進貨、鋪貨的財務準備金相當龐大,若不熟悉美國通路的運作,很可能一下子就被拖垮,過去台灣許多資訊科技(IT)廠到美國打品牌常常鎩羽而歸,很多是敗在通路上。
發展專利 讓媒體報導
Syntax Brillian從區域市場慢慢打起,利用各種機會讓品牌免費曝光,如廣泛參加學術研討會,吸引專業人士注意Syntax Brillian的經營模式、品牌。另外,發展自己的獨家技術專利,讓新聞媒體主動報導。
2005年Syntax Brillian的行銷費用,只花了75萬美元,去年趕上棒球熱,Syntax Brillian與全球知名的運動頻道ESPN策略合作,雖然費用比前年多上25萬美元,首度達100萬美元,但效益卻相當驚人(過去幾年宏碁、明基在品牌行銷費用遠超過一億美元)。
因為知名度的提升,品牌形象的建立,第三季OLEVIA在北美銷售了14.4萬台,超過前年總銷售量26萬台的一半,也帶來8,700萬美元的營收,年成長率218%,第三季淨利380萬美元,約1.2億元新台幣,又是一次的大豐收。
2005年Syntax Brillian進入中國市場後,則是發展出另外一種「在地的、口耳相傳的」行銷傳播策略。李敬華在中國不打廣告,將經費全花在培訓當地的業務人員上,在賣場主動「攔截」有意購買液晶電視的客人直接推銷商品。
去年第三季,中國液晶電視市場排名前十大的只有三家外國品牌,分別是三星、飛利浦、Toshiba,OLEVIA排名11,市佔率從第一季的2%,提升到3.9%,算是踏出第一步。
Syntax Brillian從一開始不排斥被視為二線品牌到現在與一線大廠在同一個市場上競爭,李敬華說,一切都還在學習中,現在才剛開始。
李敬華自認打不死的蟑螂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一般人用九年時間完成國民義務教育,Syntax Brillian總裁暨營運長李敬華國中、高中卻讀了九年、換過五個學校,大學聯考兩次,英文都拿個位數的分數,他曾經就是這麼一個父母眼中的叛逆小子,出國時連基督的英文都拼不出來。現在,李敬華是美國上市公司的總裁,對自己戲劇化的人生,他說,他是用「傳道士的精神」在創業,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他覺得自己是「打不死的蟑螂」。
李敬華1967年出生於高雄岡山,是個不折不扣的南台灣孩子,他回憶小時候的成長背景,印象最深的是1986年曾代表國家橄欖球隊出國比賽,那是小時候唯一驕傲的一件事。除此以外,從小,他就是個不愛唸書的小孩,中學時期頻頻換校就讀,是父母、師長眼中的頭痛人物。雖然如此,在長榮中學時,卻因為接觸黨外思想,喚起他的國際意識,「世界不是只有高雄、台灣」,李敬華說,當時他就覺得他一定要出國。
只是成績真的不好的他,考了兩次大學聯考,數學都是抱鴨蛋,英文分數只有個位數,只好先去當兵。可能天意,抽中金門的北碇,小島上只有26個人駐守,空閒時間實在很多,讓他能靜下心來聽空中英語教室。退伍後,因為父親是基督教牧師的關係,讓他得以到關渡基督學院就讀,就在基督學院,一位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客座教授推薦,他拿到了半額的獎學金,隻身前往美國西北大學,當然念的就是神學。
如果到這裡,他的人生就此一帆風順,那也太平凡無奇了,李敬華以「一個窮小子的奇遇記」來形容他的美國生活。李敬華回憶說,當時赴美除了兩只皮箱外,繳完第一學期的學費、住宿費,身上就只剩430美元,大約是當時的新台幣1.5萬元,為了籌措往後的生活費與學費,半工半讀是難免的。
李敬華很會利用時間,他把所有課程都安排在早上7點40分到11點40分,中午之後到中國餐廳打工,當然打的是「黑工」,5點30分則到一家猶太人開的珠寶店學習珠寶設計、手錶修理,一直到晚上9點30分再回學校自助餐廳,洗盤子、掃地、拖地、關門,回到宿舍已超過12點。一個禮拜總有幾天,他還要利用半夜到圖書館的電腦中心進行維修工作,為了隔天上課方便,常常晚上就夜宿在電腦中心。
李敬華說,在一般美國的大學生上課之外忙著社交、辦Party時,他對大學生活的回憶就只有上課與打工,不過說起來,對於之後李敬華創業,那段打工生涯對他影響很大。他說,當時他就知道自己比人家強的地方,就是一股全力付出的做事態度,只要有人肯給他機會,他一定是卯足勁的拚命達成,也因為這股熱忱,後來結識的許多人都成為他生命中的貴人。
李敬華創立Syntax時,他已經在Gateway、勤誠〔8210〕、精英(2331)等許多公司歷練過,長期負責北美銷售業務,對於台灣資訊科技(IT)產業的結構,以及北美通路市場相當熟悉。但創業也不是一開始就成功,李敬華在全球網路泡沫化之前曾有一次失敗經驗,也因此,第二次當他再燃起創業夢想時,比前一次更加步步為營。
從三年前在大億科〔8107〕看到液晶電視雛形,主動向大億科提案,2004年首批液晶電視銷到北美,現在站穩腳步,一切都來得不輕鬆,但李敬華幾次遇到資金燒盡,山窮水盡,幸而都有貴人及時出現,幫他一把。包括他的前老闆也是當時精英電腦的董事長蔣東濬,及歌林副董事長高超群,李敬華說,他的創業歷程上有很多的恩典,不過他也相信,如果不是這樣環環相扣,Syntax Brillian不可能有現在的規模,更不要說跟一線國際大品牌競爭。
牧師小孩、沒有任何背景、隻身赴美,從無到有,即使曾經失敗、跌倒,但李敬華以他源源不盡的熱忱,將台灣的產品推向國際,賦予品牌價值,相信這不會只是恩典,也是因為他的努力,把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
承認自己不足 總裁最愛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李敬華說,大學時打工無數,真正出社會,也換過二至三個工作,跟過各式各樣的老闆,現在自己當上總裁,他表示,他用人時最講求的就是工作態度。至於哪一種態度是他最欣賞的?面試時,他要如何知道這個員工是他所需要的?他說,認真學習、勇於承認自己不足、會找資源的人,就是他要的。
李敬華說,面試時他通常會問一個問題,「如果我交代你十件事,但你在時間、能力下,就只能完成五件,那你會怎麼做?」記者試著回答他說:「盡一切努力去做,真的還是無法解決,只好坦承自己能力不足請求援助。」
李敬華說,這樣的答案算對一半,態度上對了,「承認自己的不足,是一個很重要的做事態度」,但他更希望他的員工能發現自己不足外,還要主動去「找尋資源解決問題」。李敬華說,當承認自己的不足時,就會低頭去要求協助,姿態放軟,無論從身旁的同事或認識的人身上,漸漸的建構出一個相互支援的自助團體,這就是他要的。
由於他獨特的用人哲學以及領導魅力,目前Syntax Brillian的267個員工之中,幾乎有一半以上年紀都比他大,李敬華也道出他在用人上的小小偏愛。
他堅持財務與業務的工作都要僱用猶太人,除了因為全美國有九成的通路掌握在猶太人手裡,以猶太人跟猶太人去談生意,似乎是再妥當不過的事;同時也因為李敬華大學打工時曾經在猶太人店裡工作。他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就是猶太人,除了猶太人你還會想到更適合的人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