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腸病毒 沒嗅出流行異狀?

今年腸病毒的疫情無論在台灣或是中國大陸均有重症與死亡的病例。中國的安徽省阜陽市自三月爆發疫情至四月二十八日已有至少三千多名兒童病例,其中廿二人死亡,明顯是一流行警訊。

由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任何傳染病一旦出現重症或與死亡病例,其所傳達的公共衛生意義,包括:一、傳染病監測在「輕症病例」時,已漏接而未來得及防範;二、一旦出現「嚴重病例」時,其防治作法不但要提升效率,且須擴大範圍全面迎戰,避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腸病毒而言,衛生教育不能僅受限在高危險群的幼兒防範感染,而必須同時兼顧環境衛生,減少高年層攜帶病毒而傳給家中幼兒。

傳統的防疫,往往待發覺情況越趨嚴重,尤其出現死亡後才著手,難免錯過黃金時間,在社會恐慌中反而徒增防治的困難度。

較新時代的作法,是由臨床偵測、微生物偵測與環境偵測三者齊頭並進,至於臨床偵測上,在輕症病例出現數量異常時,即要採取相關防禦措施,尤其應重視降低聚集病例,如此才能降低其後出現的嚴重病例及死亡人數。微生物偵測與環境偵測一定要採集病人檢體與環境樣本後,進行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檢驗。

較常碰到的防治問題,是對流行病學的特徵、危險因子及病原微生物傳播的來龍去脈無法全盤及時掌握;再加上過去造成嚴重大流行的傳染病往往在非專業的主事者,愈易出現「欲蓋彌彰」的特性,所以必須以專業、開誠布公的做法才可及早控制疫情,這是為何歐美先進國特別重視疫訊以「誠實第一」為優先考量。

然而,在「新」的疾病流行之初,常會有撲朔迷離的困惑期,加上輕症病例數愈難掌握,對於控制疫情更易迷失方向;所以如何由多方角度強化偵測系統的靈敏度和時效性,為成功防疫的第一必備條件。在台灣過去由控制登革出血熱與腸病毒重症經驗,均顯示直接應用流行病學調查的發現數據於防疫政策及大眾衛生教育,其公共衛生效益最大。

因此,由中央到地方的衛生單位平日應加強傳染病偵測系統的改進,加緊流行病學人才的訓練,當輕症病例稍微增加時即可嗅出流行的異狀,馬上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推廣有效的大眾衛生教育促進各項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此若遇任何傳染病,必可在短時間內減少民眾的健康損害與傷亡。

【2008/05/05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