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 星期三

國際衛生參與 準備好了?

中國時報 2008.05.04 
金傳春、吳宗樹

     總統大選結束,兩岸三通已緊鑼密鼓展開,然而影響全球經濟最大的威脅之一,是傳染病與公共衛生的各項嚴酷考驗。從○三年SARS、○四年底月海嘯襲擊印尼、泰國等地,到全球暖化加速登革熱、瘧疾等傳染病之擴散,及持續傳出禽流感疫情的H5N1病毒仍對人類健康具威脅潛力,再再顯示傳染病防治在民眾健康、經濟繁榮、社會祥樂、國家安全與國際衛生均有重要的導引角色。SARS彰顯健全的傳染病偵測系統、疫情的快速分析力、迅速應變作為、疫訊透明化及適時的大眾衛生教育,才足以杜絕傳染病隨時入台。

     台灣自一九八七年開放觀光引發登革熱首度在高、屏、台南大流行,至近年流行規模變大與登革出血熱病例數趨增,警示其在全球暖化後的未來嚴峻挑戰;加上今年初腸病毒重症病例提早出現,顯示傳染病偵測系統與流行病學探究兩者的整合有待加強;在今年七月兩岸包機直航每日入境人數躍增之前,台灣的各防疫體系是否充分準備好以迎擊各種新興傳染病之挑戰?又我國的航空公司、觀光旅館在營利之外,能否肩負維護大眾健康的公共衛生重任?更重要的是台灣將如何對國際社會及全球衛生有實質的貢獻。誠摯建議我政府當局以下三點:

     一,強化具有彈性、務實與時效性的嶄新傳染病偵測系統。在SARS風暴及美國炭疽菌生物恐怖之後,僅仰賴醫療院所的「被動式」通報,已無法提供正確有效的緊急應變作法,必須提昇為公共衛生單位「主動偵測」傳染病疫訊的嶄新作法,如整合微生物實驗檢驗的急診症候群偵測系統、每日藥品銷售量監測等。最重要的是,政府預防國際間傳染病的全盤策畫,必須與時並進掌握先進國的新潮流。

     二,推動開放思惟、公正透明且跨領域合作的傳染病預防、研究與應變決策。台灣過去傳染病的防治決策,多為中央集權領導,然而一旦四處流行或中央錯誤決策時,往往緩不濟急,又頓失自下而上凝聚基層共識的應變力,實有必要制定以科學基石的傳染病防治政策,嚴格要求相關首長迴避利益衝突,避免外行領導內行,以專業作為、誠信態度贏得國際敬重。

     三,務實參與並建立國際區域衛生聯防體系。台灣雖被世界衛生組織的防疫體系因政治考量而長期阻絕於外,然而面對新興傳染病的激增,新政府應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的區域衛生防疫體系,提供傳染病偵測技術及國際間資訊交換平台的各項協助,以作為周邊國的聯合防疫中心,善盡國際衛生的義務與責任。

     (作者金傳春為台大流行病所教授、吳宗樹前馬拉威醫療團公共衛生役男團員)

沒有留言: